多年前的兩場大病,讓畫家陳張莉更珍惜生命,「不止」是她對生命永不停止、流動人生的體驗,也希望透過她的畫作,讓觀眾更懂得生命的可貴。
「不止」(Without End) 陳張莉個展今晚在紐約伊勢藝術基金會(ISE Cultural Foundation)揭幕,這也是伊勢藝術基金會自1984年創辦以來,首位台灣藝術家的大型個展。
陳張莉在接受訪問時表示,這次展出的畫作多半是2010年至今的作品,靈感來自於對周遭環境的感受。
往來於紐約、台北之間的陳張莉,總覺得自己像是浮草,沒有根,卻又感受到大環境變化的豐富與美麗,東西方不同的創作環境,也讓她的作品儘管根基於西方藝術的技巧,卻又帶著東方水墨的筆觸,表現如流水般流動的生命力,也反映了人的移動。
10年前的重病,讓陳張莉對生命有了新的體驗與看法。過去的她,因為內在對創作的呼喊過於強烈,45歲時毅然決然「拋家棄子」,遠赴紐約學畫,對那時的陳張莉來說,創作遠比生命來得重要。也因為將正值聯考壓力的孩子留在台灣,陳張莉說,還花了不少時間跟孩子溝通,被孩子抱怨不夠愛他們。但連續兩場癌症,陳張莉意識到,生命遠比創作更重要,也讓她更懂得釋放自己的壓力,呈現出來的作品也更行雲流水、輕鬆自在,「黑白」的美也逐漸出現在她的作品之中。
和早些年色彩鮮明的創作不同,這次陳張莉展示的作品以黑白為主色,只偶爾點綴些色彩。陳張莉說,這除了是生命的新體驗外,也來自於到大陸黃山旅遊時的震撼感受。她說,看了黃山的美之後,才終於懂得為何老祖宗的山水都以黑白為主色,因為再也沒有其他顏色能夠呈現黃山的美,也只有黑白能創造出更豐富的層次美感。
(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傳真 101年5月12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