抽象藝術在台灣的發展,經歷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代,其間的斷層,不僅是年齡齒序的差異而已,也是男女兩性的迥然有別。台灣第一波的抽象藝術運動發生於1950年代末期,基本上是以男性藝術家為主導的一項現代藝術運動。他們以「現代」與傳統對抗,在1960年代引發激烈的論戰,後來因為主幹成員陸續遠渡重洋赴海外定居,這一波現代藝術運動悄然結束於1970年代。第二波抽象運動則發生在1980年代末期,一批留學歐美的藝術家先後返台,其中不乏從事抽象藝術創作的新力軍,而且多數為女性藝術家,與第一波運動形成耐人尋味的兩代之間強烈對比。第一波抽象運動的藝術家,普遍對東西方藝術創作和美學對照的議題比較關注,而且,在技巧方面也經常援引中國水墨畫和書法的筆墨原理,和西方的抽象表現主義摻和使用,是西學中用的變化過程。而第二波抽象風潮是由一批從西方留學歸來的藝術家所帶動,他們本身在西方國家學習或居住過,基本上不甚關心東西文化的對照問題,對西方自動性技法也有比較深刻的理解,他們普遍關心的問題,反而純粹從抽象的理論出發,各自發展呈現抽象藝術的多樣化風格。

長期在紐約、台北兩地居住的陳張莉,屬於第二波抽象運動的一員。陳張莉在對日抗戰勝利那年出生於四川重慶,幼年時期隨父母親來台,長大以後學習外文的背景,抵不過她從小培養對各類藝術的全面化興趣。陳張莉婚後因為生活閒暇的許可,同時受到身邊一些學畫的閨中好友的影響,也拿起畫筆嘗試繪畫的學習之路。沒想到陳張莉開始時只是對藝術的一種業餘愛好,很快引發她對繪畫藝術的全力狂熱投入,她不但因此放下身邊的瑣事,而且積極參與藝壇的展出和活動。她於1985年參加了台北女畫家畫會在國父紀念館的第一屆聯展,1986年應邀在高雄文化中心的「千人美展」展出,1987年入選台北市立美術館的「實驗藝術-行為與空間展」,而且在台北美國文化中心舉辦了個展。之後,陳張莉專程赴紐普拉特藝術學院進修,還在曼哈頓購置畫室,準備從業餘的身份轉變為專業的藝術家。1990年陳張莉從普拉特學院獲得藝術碩士學位,旋即在紐約及台北兩地舉行個展,終於從西洋文學跨躍至藝術創作的領域。

作為一位專業的藝術家,同時也是著名企業家的夫人,陳張莉本來可以過著悠遊自在的優渥生活,但是她對藝術生涯的全心投入,並不亞於苦行僧的精神。她除了在紐約工作室裡專注於自己的創作以外,平日像海棉一樣從四週環境中自然地汲取創作的養分,十五年的紐約生涯,使她不知不覺地便已深入紐約畫派的抽象世界裡。正因為陳張莉的抽象繪畫是成熟於她的紐約時期,透過藝術學院的訓練,她對自動性技法的體認既深刻又熟稔,在紐約的大環境裡展覽看多了,對畫面肌理的處理也就格外用心,生活在紐約最時尚的地段,觸目所及經常是最亮麗精緻的新設計和美學品味,這些都成就了她極具色彩敏感度以及高完成度的畫風。陳張莉的抽象繪畫和視覺元素比較屬於西方的,更精確一點來說,甚至是紐約的身份,這點使她有別於其他在台灣接受美術學院教育的抽象畫家,他們或多或少會融合中國水墨畫和書法的寫意筆墨傳統。陳張莉在大學時代的西洋文學基礎,再加上長期浸淫在紐約大都會的氛圍之中,她的抽象繪畫在色彩上所展現的一套極為複雜的對應邏輯,呈現出一種都會文明特有的視覺成熟度。而她的文學性並未被材質與色彩所遮斷,在顏色肌理互動的微妙關係裡,她吟詠出內心世界的視覺詩。

陳張莉這次展出1997至2002年的小回顧展,分作「因子再現」、「記憶的片斷」、「藝術之愉悅」、「心境之美」等系列作品。從時間的排序上可以看出她從水洗式的透明色彩流動,逐漸發展到比較厚實的肌理營造,從純視覺的平面繪畫,以色彩因子的繁複工程,在畫布上建構一座又一座心情城市。新作系列不但看到陳張莉對壓克力顏料爐火純青的掌握能力,更令人驚訝於她對於用色大膽的高度信心,一些很容易被認為俗艷的粉紅、大紅、橘紅、橙黃、檸檬綠,在她的指揮調度之下,卻成為艷而不俗的彩虹詩歌,是一位色彩的魔術師。陳張莉的藝術,遠離目的性的創作,她這種純粹度極高的視覺工程,不只是抽象繪畫的形式而已,也是她心靈世界裡的一種生活模式。